top of page

朝鮮王朝最後的宮殿|德壽宮

已更新:2022年3月31日

身為朝鮮王朝最後的宮殿,即便是朝鮮王朝歷朝以來最小的宮殿,但其建築不但華麗雅緻,座落於宮殿兩側的樹木於秋季染成各式各樣的顏色,不但和諧更將原本華麗的宮殿襯托出黃金城的樣貌。許多人會於秋季前往德壽宮,也是被他的美麗精緻以及其背後歷史故事所著迷。


一踏入宮殿正門仍舊能夠感受到百年前對於君主的敬重氛圍,最靠近宮殿道路上,無論是何等地位的臣子都得下馬行走,不得以任何交通工具前往內部。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宮圍安全,另一方面是表在君主面前都任何身份都不得僭越的敬重之心。


(德壽宮落馬字牌)


古今相映,藏在繁榮都市中的古朝鮮。

這個季節的首爾,就算是大著太陽的近中午時段,還是感覺得到絲絲寒意。韓國許多古宮都有穿韓服免門票費的規定(韓國人還真懂行銷),就算沒有身穿韓服,門票費也不貴。(每座古宮價錢不相同)。



「韓國這麼多古宮,景福宮、德壽宮、德昌宮,每個宮也有正式的上朝規模,到底哪個宮殿才是皇帝住的地方啊?」友人問我。


這真是我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。(文章最後會解釋)



到了韓國可以發現,無論是宮殿還是傳統韓屋,幾乎都是禁止遊客入內的。最多也能夠坐在韓屋外的石階上,可見韓國人對於任何古蹟的保護都是特別謹慎的。


漫天紛飛,承襲百年的宮殿楓葉。

秋天可以堪稱是韓國最色彩鮮豔的季節,不僅通紅的楓葉,猶如黃金般閃耀的銀杏樹遠遠看就閃閃發光。交互排列,大地就猶如畫家細心調配的色彩。秋天的景色,隨手拍下照片都是像韓劇的場景。



(大家不嫌棄的話,以下會有本人入鏡的照片。)



差點錯過的美景―宮池


原本參觀完宮殿的我們計畫喝完咖啡後就回家(天氣真的太冷了),出宮門前被紀念品店吸引過去,紀念品店居然還是間複合式咖啡廳,可見韓國人對於咖啡的執著啊!我和友人打算不走遠,就在這喝杯咖啡後結束今天的小約會。想不到一推開咖啡廳的側門,一片美景簡直把我們兩個給驚呆了!宮城內居然有座小湖,湖水灑滿了落葉,當下我真的很擔心會分不清楚石地和撲滿落葉的湖面,一不小心就失足。


這裡實在太美了,比起宮殿精緻的建築,我更傾心於這裡。忽然能夠理解韓國人為什麼對於自己的國家那麼驕傲,一切的一切都美得像是設計精巧的佈景。


旅途之外的收穫


我們抱著暖暖的咖啡,在湖畔石階上坐了好久,聊了許多關於歷史、關於未來自己的想像。友人向我提及,關於我在韓國課程上正在進行的專題內容,是一個有關媒體平台導致用戶抑鬱等專題探討。


「妳看,就像我們坐在這麼漂亮的景色前面,還是會有人只盯著手機螢幕看。」我說,把目光放在咖啡廳前的客人身上。


友人點點頭。我又繼續說道,「來韓國後,我曾經跟一位西班牙朋友交談,他告訴我他並不使用任何社交平台,僅僅使用通訊軟體。我就問他,這樣如何和朋友分享生活呢。他說只跟親近朋友或是家人使用通訊軟體分享分活,僅此而已。他甚至向我展示了幾乎沒有過多軟件的手機桌布。他說,他不想花過分的時間去在乎別人正在做什麼,他只想專注在自己身上。」


友人對於西班牙朋友的觀點認同。


「我讀的論文裡提及,人們太過於關注他人的生活方式(尤其是Instgram這類著重呈現生活方式的社交平台),容易形成比較心理、羨慕他人等誘發抑鬱的情狀出現。」


「對對對!我也這麼覺得。」她點點頭。


「其實我一直感覺這跟我在台灣所學的東西(大眾傳播學系),有很大的反差感。老師們總是教導我們該如何在最短的時間,留住觀影者的目光。所以當我聽到朋友這樣說,真的像當頭棒喝一樣。」


一番談話下來,其實都認為身為現代人的我們,已經太習慣將自己與他人暴露在資訊過多的洪流之上,往往忘記專注於眼前的事物。都快忘記專注手機之外所給予的東西,也許當我們脫離社群平台上過份完美的生活型態,就能懂得挖掘生活中的美好。


我沒有想過除了留學課程和學習外,會遇見過怎麼樣的人。但離開台灣這個舒適圈之後,會發現世界真的很大,各式各樣的人很多,每當和一個人相遇就像是多個世界衝擊。我突然想起韓國曾有一個知名詩人寫過一段話:一個人的到來/其實是件天大的事/因為他/帶著他的過去/和現在/還有他的未來一同到來。無論是給我新思路的西班牙同學抑或是能婧,他們都像捧著他們過去以及現在的世界向我走來,並且給予了我許多新的想法和感觸。也因為他們的到來,使得這趟旅途更加有意義。


點我查看 鄭玄宗「訪客」全文




關於歷史-韓國多宮殿的緣由

(資料來源:韓國觀光公社


德壽宮原本並非王宮,原來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(1454~1488)的宅邸,因1592年壬辰倭亂時宮殿幾乎全毀,於是從1593年開始將當時的德壽宮做為行宮使用。逃難至義州的宣祖回到漢陽後就居住於德壽宮,宣祖後的光海君於1608年在這個行宮裡即位,1611年把行宮更名為慶運宮,而後7年內都將這裡當作王宮使用。1615年移至昌德宮後,便把宣祖的飾妾仁穆大妃幽禁於此。1618年廢止仁穆大妃的尊號,並將慶運宮貶稱為西宮。


1623年仁祖反正,仁祖將光海君廢位後,於此處的即阼堂即位。而後移至昌德宮後的270年間,一直都將這裡當作別宮使用。1897年高宗皇帝從俄羅斯公館回宮後,再次將此處做為王宮。自此時起又恢復了慶運宮的名號,而規模也再次擴張。1907年在高宗讓位給純宗後,就算王宮已移回昌德宮,高宗仍然將這裡當作住所。為了祈求高宗皇帝長命百歲,而將慶運宮稱為德壽宮。因這樣的緣由,最近也有不少聲音主張將德壽宮恢復其原本慶運宮的稱呼。




高宗於1907年移居德壽宮,僅僅一百年左右的時間,從貴為君王每天踏足的皇家宮闈領地變成人人都能進入的參訪地點。這點至今都令我感到神奇,一百年前,朝鮮王朝的一代君王也許和我一樣,都坐在這片湖畔觀賞秋景。






Rukong, Seoul.


/


21, November 03.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